放牛娃当红军
1934年底,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南,并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卢氏的官坡、兰草一带是红军开展游击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
兰草村的小青年郭永祥,家中椽无一根,地无一垄,父母又相继去世,无依无靠,从小给财主郭鸿林家放牛。人常说:“天下老鸦一样黑,天下财主一样狠。”永祥虽整天累死累活地给财主干活,但总免不了挨打受气。红军打富济贫的行动和革命宣传对永祥思想震动很大,使他产生了想摆脱财主打骂,参加红军的愿望。有一天,财主郭鸿林又无故打骂永祥,使永祥忍无可忍,趁天黑人静时偷偷逃出,连夜去投奔红军。
他翻过铁索关,到陕南找到红军。不料红军嫌他年龄小,个头低,不肯收留,劝他暂时回去,晚几年再来参军。但性格倔强,立志要当红军的郭永祥,从黄村到高耀,从三要司到庾家河,红军开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晚上部队宿营,他就与红军战士挤到个被窝里睡觉;部队开饭,他也拿个碗去吃,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毫不生疏。从小劳动惯了的郭永祥,两只手总闲不住,经常帮炊事班劈柴、烧火、提一面锦 水,在炊事班很受欢迎,但一连跟了五天,还是报不上名,参不了军。第六天红军到了峦庄,永祥又找到部队首长要求报名,仍未批准,急得他跑到村头哭了起来,很是伤心。一位拾粪的老大爷见他哭得可怜,问明了来由后哈哈大笑起来。老人拍着永祥的头,问他实际年龄多大。永祥回答说十五,个头低。老人说:“年龄这玩意儿,又没刻在脸上,你多报两岁不就对了,红军不收留穷人的孩子收谁?”几句话说得永祥破涕而笑,决定换个地方试试去。
永祥离开峦庄,又走了一天,找到了另一支红军。他按照拾粪老人的指点,说自己十七岁,因从小给财主干活,个头有点低,现在决心报名当红军。部队首长见他参军心切,又聪明伶俐,就收留了他,分配到宣传队。在宣传队里,永祥手勤、脚勤,干活有眼色,不惜力,别人写标语,他提石灰桶,墙高搬梯子,墙低拿凳子,工作起来又熟练,又积极,战友们对他挺满意。
时间不长,郭永祥当红军的事在兰草一带秘密传开了。平时与永祥关系要好的穷伙伴,真是羡慕极了,也都商量着要参军。不久,马文龙、李铁柱、周占彪等七八个穷小子,都跑到陕南找着永祥,也一起参加了红军。
后来永祥下连队当战士,分在七十四师五团二营三连三排,多次随部队到家乡官坡、兰草一带活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参加红军的人恨之人骨,要连累家庭,追查三亲四邻。永祥每次回兰草,总是把军帽戴得很低,遮住半截脸。但时间一长,还是被当地豪绅知道了,把他的叔父抓到局子里。后经乡亲们多次讲情,说叔父与永祥分户另住,没多大责任,这才把他放回。
红七十四师离开陕南后,1938年编入八路军。永祥在警备四团机枪连任排长。转战到陕北后,由排长升为副连长。他于1942年入党,不久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又参加了骑兵一师,在绥远新保安和吉宁县战斗中三次立功。194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随骑兵一师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阅兵式。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他又随骑兵赴朝鲜作战,一年后回东北休整。1952年复员回乡当了多年的民兵干部,一直保持着红军时代的老传统、老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