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架冰桥

时间: 2021-09-29 来源: 保管利用科      [打印] [字体: ]

  在豫西广大人民中流传着一个龙王架冰桥的神话故事。

  说的是一九四五年初,王树声将军率领一支八路军,准备来河南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来到垣曲东南的黄河边后,前有滚滚黄河阻挡,后有日伪军的追击,形势十分严峻。正在危急之时,一位白发老人飘然而至,笑容可掬地对王树声司令员说:“将军欲渡河乎?”王司令员正在寻思渡河良策,猛听有人问话,忙抬头一看,见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便十分恭敬地说:“我军遵照党中央、毛主席指示,进军豫西,拯救人民于水火。黄河天险拦住了去路,不知如何是好,请老人家指点。”老人曰:“渡河何难,请将军率部随我来。”说罢,老人面对黄河吹了三口气,只见汹涌澎湃的滚滚巨浪,顿失滔滔,霎时搭成一座冰桥。老人用手一指,对王司令员说:“请将军渡河。”王司令员一声令下,五千健儿踏上冰桥,浩浩荡荡渡过了黄河。后卫部队刚过完,只听霹雳一声巨响,冰桥已被巨浪冲垮,老人不知去向,待敌人追至河边,王部早已安抵南岸,气得日本鬼子只有望河兴叹,放了一阵“欢送”的枪炮。

  我军一过黄河,沿河群众奔走相告,说是玉皇大帝命令东海龙王搭起了冰桥,接咱八路军过了黄河,真是“神兵”。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九四四年四月,日本侵略者纠集了九万七千多兵力,发动了河南战役。国民党四十万大军,不战而溃,三十七天就丢失了三十八座城池,豫西大好河山也沦人敌手。饱受水、旱、蝗、汤(恩伯)之害的河南人民,又遭到日寇铁蹄的蹂躏,陷人更加沉重的灾难之中。

  中共中央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河南人民,收复失地,七月发出向河南进军的命令,决定组建河南军区和河南区党委,由王树声任军区司令员,戴季英任军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从太行、太岳抽调部队,挺进豫西,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迎接对日寇的大反攻。

  一九四五年初,王树声戴季英率领抗日第三、四支队向豫西挺进。时值隆冬腊月,天寒地冻,鹅毛大雪铺天盖地下个不停。广大指战员们战胜重重困难,翻过高耸的中条山脉,来到了垣曲东南的黄河岸边。只见滚滚的河水夹着大大小小的冰块,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啸,飞奔而下。而这时,盘踞在济源一带的日伪军,已兵分两路而来,妄图夹击我们。如果今天不能渡过黄河,就有前功尽弃的危险。在此十分严峻的情势下,王树声司令员立即召集指战员筹谋良策,决定立即组织强渡。先挑选三十多名勇士,乘坐木船,斗志昂扬地向南岸进发。不料,船还未到河心,一个小山似的冰块劈头向渡船砸来,风大浪急,木船躲闪不及,被撞得粉碎,部分勇士壮烈牺牲。看来强渡是不行了,王司令员心急如焚。眼看天已黑了下来,西北风刮得更为猛烈,天气奇冷无比。正在这时,走来一位老船工对王司令员说:“不必着急,今晚可能会有冰桥出现。”王司令员问:“这话怎讲?”老人答曰:“根据我几十年的经验,按今天的气候判断,今晚黄河可能出现封冻。黄河封冻了,还怕大军不能过河么?”王司令员将信将疑,可是又无它策。到了后半夜,有巡逻的战士来报告:“黄河封冻了。”王司令员惊喜万分,急忙出来查看,只见平时咆哮不息的黄河顿失滔滔,震耳欲聋的呼啸也听不到了。王司令员立即派人下河探路,回来说:“河已封实,过人没问题。”这时王司令员一声令下,五千抗日健儿浩浩荡荡,几十分钟就过了黄河。待到日伪军赶到黄河岸时,我军已顺利进入渑池县境。

  王树声司令员率领五千健儿迅速而顺利地越过了黄河天险,实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所以就有前面那段“龙王架冰桥”的动人神话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