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之智闯虎穴

时间: 2022-01-04 来源: 编研科      [打印] [字体: ]

  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春天。

  开封市西城门外200米处,一老一少两个农夫打扮的人,正在焦急地徘徊。

  那老者姓兰名兆斌,看上去年过半百,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年少者复姓上官名天运,年龄约有二十来岁,晰白的脸上透出勃勃生机,一看便知是个机灵鬼。

  他们是中共豫西工委的情报联络员。眼下的任务是尽快打入城去,与地下党取得联系。可是,这里是河南国民党的老巢,城门盘查甚严,一个多小时功夫,就有四五个人被抓,怎么办?俩人心急如焚。

  吱呀、吱呀……,一阵车声传来,兰兆斌忙回头,不远处两个推独轮车的人朝这边走来。来者也是一老一少,每人推着一大车芹菜,累得满头大汗。“有了!”兰兆斌对上官天运耳语几句,他兴奋地点点头。

  转眼独轮车已到跟前,兰兆斌晃着烟袋高喊:“老哥,过来吸一锅再走吧!”

  老者见兰兆斌满脸和蔼可亲,便招呼儿子:“豆儿,歇会儿吧?”

  兆斌和上官天运慌忙上前帮父子俩将菜车停稳,四人来到路边坐在草地上,兆斌递过去装好的旱烟,与豆儿爹聊起天来,上官天运也和豆儿扯起闲话。不大功夫,他们都成了熟人。

  谈话之间,兰兆斌婉转地将进城困难,想借一辆车的事透露出来。豆儿爹从他的谈吐中,意识到眼前的两人不是一般的庄稼人,一定是共产党的人,就满口答应下来。

  豆儿父子推车在前,天运、兆斌推车随后。

  “站住!哪里人?”城门前的国民党警察持枪问道。

  “王庄的。”豆儿爹回答。

  “你们是哪里的?”警察又问兆斌和上官天运。

  “我们是一个村的。”豆儿抢先回答。

  “去你妈的!谁问你了。”警察向豆儿骂了一句,又问兆斌:“你说,王庄离这里多远?”

  兆斌心里一咯噔,立即又满脸堆笑,眼角扫视豆儿爹,见他先伸一个食指,又伸五个指头,便从容地说:“老总,您开什么玩笑,我这老大把年纪,走这段路不知磨破多少双鞋底,还不晓得这儿离王庄十五里路?”

  “他妈的,教训起老子来了。”警察骂着,顺手从车上拿了两捆芹菜,头一摆:“滚!”

  进城后,兆斌拿钱塞给豆儿爹,说:“多亏你们爷俩 ,谢谢!”

  豆儿爹急忙又把钱塞入兆斌的口袋,用力按住不松:“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只盼着你们早日打回来。”

  看着如此好的群众,兆斌和上官天运感动得热泪盈眶。

  与豆儿父子分手后,兆斌、上官天运走街串巷,寻找着联络点。忽然,天运发现后面有人跟踪,忙拉拉兆斌衣角,朝后努努嘴。兆斌回头,见一个贼头贼脑的人躲躲闪闪跟在后面。再细一看,猛然想起这人正是自已家乡的土匪李世勋,听说前些时随其主子李云彩到开封投靠了国民党,专搞破坏地下共产党的特务活动。兆斌急忙对天运说:“特务已发现了我,但他不认得你,假若我被捕了,你要想办法完成任务!”天运噙着眼泪点点头。李世勋见兰兆斌站着没动,也不敢走过去,飞奔着去给李云彩打电话。兆斌看见李世勋进了一家楼房,拉起上官天运就跑。“43,44、45……81,82”,他们边跑边数门号,“108”,终于找到了联络点。

  当当、当当当、当当。房内的大娘听到暗号声,打开门,兆斌、天运闪了进来。对上暗语后,兆斌迅速从烟管中抽出小纸卷交给大娘,说:“大嫂,请您尽快把它交给党组织。”说着,顺手从锅台上摸了两把油灰,然后在土地上擦擦,朝脸上、头上搓了起来。他接着说:“改人很快要来搜查了,我们不能连累你,你要多保重!”他深情地指指小纸卷,大娘迅速将情报藏好,然后从后门把兆斌、天运送走。

  大街上,一队队宪兵“嚓嚓”跑过。兆斌、天运夹杂在混乱的人流中,混过车站入口上了火车。

  一声笛鸣,列车就要起动了。一队宪兵跑来,示意停车检查。大搜查开始了,怎么办?下车!已经来不及了,能坐守待捕吗?不能!上官天运见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躺在车板上,忙向兆斌指指座位下,兆斌会意地钻了进去,嘴里发出“哼哼”的呻吟声。四五个宪兵走了过来,领头的用脚踢踢兆斌:“起米!检查了。他妈的,装什么死狗!”

  “老总呀,我爹病得厉害,他实在起不来,请开开恩吧!”上官天运急忙解释说。

  另一个宪兵搬过兰兆斌的头,见他满脸油灰,头发蓬乱,活象个野人,急忙直起身:“什么病?”

  “呕吐发烧,人家说是霍乱。”

  “你他妈咋不早说,晦气!走!”宪兵们躲瘟神似地走开了。

  二十分钟后,火车徐徐驶出开封站,兰兆斌、上官天运安全地回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