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之血肉长城铸就民族魂
编者按
“那年6月开始,鬼子就没日没夜地在宛平城边演习,闹得我们白天晚上不敢脱衣睡觉,我们手里拿着大刀,刀片儿都攥出水了。”这是国民革命军第29军219团3营老兵马步先晚年的回忆。历史的细节总是那样鲜活,直逼眼前。马步先所说的“那年”就是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进行夜间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今北京)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就向卢沟桥发动进攻,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战事的开端。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在国家遭受侵略时,以民族利益为重,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和血腥屠杀,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不怕牺牲,共赴国难,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打响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国际友人、普通百姓、在校学生等也以不同的方式全力支援抗战。从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直至1945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军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宣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值此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在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本报特别策划了《血肉长城铸就民族魂》老照片通版,通过这些定格在镜头里的历史瞬间,以档案视角再现了那段“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历史。这些穿越时光隧道的场景,向世人展示了中华儿女百折不挠、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血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信念,同时也昭示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