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之引蛇出洞

时间: 2022-03-01 来源: 编研科      [打印] [字体: ]

  1945年元月,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五十九团和六支队,在渑池、陕县边界经几个回合的战斗,把伪顽武装打得落花流水,纷纷向西南山区逃窜。

  豫西二分区司令员韩钧得知敌人逃跑,立即命令五十九团和六支队:“乘胜追击,全歼敌伪武装,绝不能放虎归山,留下隐患。”

  五十九团和六支队分别派出了侦察员,侦察敌人去向和集结地点,总是稍有点线索就断了,打听到敌人驻地赶去就扑空了。几天过去,仍一无所获。

  原来,钻入宫前山区的敌人是经常窜扰陕、渑的伪顽武装,他们的司令刘绍棠、张二少对陕渑边界一带的村庄和地形非常熟悉,两股敌人合起来有七八百人,他们从渑池的西村进人陕县的头峪、宫前,由于害怕共产党的夜间战术,总是晚出早归,一到天黑,队伍就离开宫前镇分别到周围村庄躲避,黎明时分便陆续回到镇上四周放上岗哨,封锁消息,悄悄地在镇上吃喝起来。

  为了尽快摸准敌人的集结地点,又不打草惊蛇,五十九团和六支队把大部队隐蔽起来,派出有经验的侦察员化装成老百姓,到附近山村加紧侦察。

  一天早上,侦察参谋郭思胜根据掌握的线索,带一名战士,身穿破旧不堪的黑棉袄,手拿半截树枝游转着向宫前街方向走来。一路上除行人稀少外,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到达宫前镇,他们顺东头小巷拐进街里,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突然,从街道两侧的墙头上冒出几个地方团队的哨兵,厉声问道:“站住!你们是哪里的?”

  郭思胜一眼便看出他们就是自己要找的敌人,为了探明虚实,满不在乎地边走边答:“是外村的。”

  “站住,来干什么?”敌人大声吆喝着。

  “牛丢了,来找牛的。”郭思胜仍旧没有停步。

  “混蛋,牛怎么能跑到街里边,赶快出去!”敌人边骂边命令。

  “既然来了,还能不让找找?”郭思胜边答,边向一个胡同口快步移动。

  “不行,快出去,不然就开枪了。”

  郭思胜赶快拐进胡同里,匪兵看在眼里,在墙头上大喊:“不好了,有八路军侦探!”喊声未停,便响起枪声来,子弹打在胡同口的墙上,冒出阵阵灰土。这时,胡同那边的房上,枪声也响起来。郭思胜他们猫着腰,顺墙根飞快地奔出宫前街,回到大部队。

  听了侦察员的报告,严阵以待的八路军立即向宫前街包围过来,不到一小时,宫前街便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大部队埋伏在街外,郭思胜带了一个排冲进去,很快和敌人交上了火。匪兵见来的八路军只有二三十人,便大叫着从街道上追赶过来。郭思胜带领战士边打边撤,把敌人引出街外,引向河滩。这时埋伏在四周的八路军一齐开火,杀声震天,敌人被打得丢盔卸甲,晕头转向,扭回头往街里钻,但是已来不及了。只见对面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八路军冲杀下来,攻进了街道。敌人陷人了天罗地网,上天无路,人地无门,只得放下武器,举手投降。战斗结束,伪顽武装700余人全部被歼,仅俘虏就抓了380多名。毛主席在延安得知宫前战斗打了大胜仗,特意向豫西二分区发电表扬。(刘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