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利用|从档案里“了解”父亲

时间: 2024-12-10 来源: 河南省档案馆      [打印] [字体: ]

  2024年10月23日,一名七旬老人来到河南省档案馆,希望能查询有关他父亲的档案资料,他满怀深情地向工作人员讲述道“我父亲郑国钧,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高斌的联络员,1919年左右他在郑州铁路工务段当童工。记得小时候父亲总给我讲关于‘二七’大罢工的事情,那时候年龄小,虽然对罢工过程有所了解,但是对父亲的过往事迹印象却比较模糊......”

  跟随老人的记忆,我们回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李大钊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在当时,郑州作为中国铁路交通的中心,众多的产业工人和以铁路为生的无产阶级在这里诞生。为此,李大钊专程从北京来到郑州,给工人夜校讲课,播撒革命火种。1921年3月至1923年2月,李大钊到郑州工人夜校之后,发展高斌等多位工友为共产党员,他还先后到过高斌、姜海世、郑国钧等工人的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有的放矢地整理授课内容。

  在李大钊等党内同志的领导下,郑州铁路工人夜校很快成了组织工人学习文化知识的课堂、宣传革命思想的场所、动员工人参加工人运动的阵地。同时,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河南最早组织工人、启发觉悟、组织团体、进行革命活动的场地。

  郑国钧是二七大罢工的老工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郑州机务段的工人代表,曾多次参加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会议。由于多次搬家等原因,郑先生有关父亲郑国钧的档案资料全部遗失,对于郑先生和他的家庭来说,关于父亲的“记忆”就如同石沉大海一样,鲜有人记起。

  如今郑先生也已年过七旬,“所以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在有生之年把父亲的零星档案资料进行整理,把这些档案资料留给后代子孙们,让他们知道,他们曾经有一位倾其一生对党和社会做出过贡献的家人......”。

  工作人员一边聆听老人的讲述,一边梳理查档线索,最终从几百条“线索”中找到了郑国钧作为铁路工人代表参加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会议的档案,其中显示,郑国钧生于1909年,是郑州铁路局机务南段的一名离休工人,备注一栏“二七老工人”五个字格外醒目,让我们仿佛看到了100多年前那群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他们在艰难岁月里,为了正义和工友权益,无畏地抗争,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铸就了光辉的历程。

微信图片_20241210103319

  “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郑国钧的儿子郑先生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兰台人,能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平凡岗位上服务群众也是我们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