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安全与应急管理学术交流会在开封召开
9月25日,由中国档案学会与河南省档案馆联合主办,开封市档案馆协办,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档案安全与应急管理学术交流会在河南开封召开。中国档案学会秘书长刘峰,河南省档案馆馆长李修建,开封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松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档案局经济科技档案业务指导司副司长蔡盈芳出席。开幕式由河南省档案馆副馆长、一级巡视员李宝玲主持。
档案安全与应急管理学术交流会开幕式
刘峰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部署、聚焦《“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的实践举措。他表示,河南省档案馆作为国家档案局首批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在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先进经验;中国档案学会设立有档案保护技术委员会,致力于档案保护技术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此次联合主办会议,正是基于双方对档案安全保护和应急管理重要性的共识。他强调,本次会议要聚焦问题导向、深化理论研究,突出实践应用、分享先进经验,强化协同合作、推动成果转换,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对接,推动优秀研究成果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
李修建在致辞中指出,河南省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省委书记刘宁近日深入省档案馆参观展览并调研,察看了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强调“要大力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积极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资源建设”。李修建表示,档案灾害预防与应急抢救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聚焦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内涵,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他强调,本次会议旨在为全国档案科研专家和一线工作者搭建高品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围绕档案灾害预防与应对、档案安全与保护,从理论、技术、实践等方面开展研讨交流,必将推动实验室能级的实质性提升。
张松文在致辞中指出,开封市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近年来持续加大投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建立完善制度推动档案安全管理规范化,探索新技术应用提高档案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档案执法检查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开展应急演练。他表示,开封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全面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档案安全与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守护好古城的文化根脉和历史记忆。
档案安全与应急管理学术交流会领导致辞
学术交流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张美芳,应急管理部档案馆馆长陆颖蕊,陕西师范大学档案保护专家李玉虎,河南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朱业玉,河南省档案馆副馆长、一级巡视员李宝玲,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五室主任姜莉,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火灾防治指导处一级调研员张学义等10名专家学者,分别以“气候变化视角下我国档案馆暴雨灾害风险防范”“档案工作在服务重特大灾害事故应对处置中的实践探索”“感光影像档案濒危病害治理与原貌恢复”“认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以‘一案三制’为重点,强化档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档案馆基础设施灾害预防”“档案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控措施”等为题作主旨报告,结合自身行业、科研经历与体会,开展深入分享交流。学术交流会由河南省档案馆科研技术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闫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大伟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张美芳作主题发言
应急管理部档案馆馆长陆颖蕊作主题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感光与纸质等多种材质档案保护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教授李玉虎作主题发言
河南省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朱业玉作主题发言
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五室主任姜莉作主题发言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火灾防治指导处一级调研员张学义作主题发言
会议期间,相关专家对国家档案局《档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专题讨论。来自全国5家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参加会议。
河南省档案馆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刘宁到省档案馆调研讲话精神,建好用好重点实验室,发挥好科技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两高四着力”,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兰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