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之少年马德华

时间: 2022-03-01 来源: 编研科      [打印] [字体: ]

  抗日战争初期,在陕县张汴岳庙小学里,有一个灵活机智斗争勇敢的少年民先队,队长名叫马德华。

  马德华年方16岁,他不仅学习用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被学校指定为学生会主席,而且能歌善舞,能写会画。排练抗日剧目,他演什么像什么,同学们都叫他“十样景”。但是,谁都不知道,他小小年纪却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殊不知这个小共产党员还有许多故事呢!

  智贴传单

  1938年7月抗日战争一周年时,上级秘密发来了抗日救亡传单,党组织和进步教师交给马德华张贴出去。马德华召集少年民先队员说:“上级要求我们既要快些张贴出去,又要不露风声,绝对安全,大家动动脑子,想想办法。”队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阵,当夜就出发了。

  原来,马德华把他们分成五人一组,前后各有一人观察动静,遇到外人就发暗号,中间三人,一个刷糨糊,两人粘贴,各司其职。有人来了,装作打闹玩耍;没有人时,有的贴,有的往门缝里塞,有的包上石子扔进院子里。这样,几百张传单,他们一夜工夫就散发、张贴完毕。

  巧计甩“狗”

  满街满村的抗日传单,使顽固派、投降派胆战心惊。他们派了特务、坏蛋,暗中监视。

  一天下午,民先队员赵印方躲在教室后面,专心阅读《解放周刊》,被一个坏蛋盯上了。这个坏蛋在离赵印方丈把远的地方,鬼鬼祟祟,转来转去。马德华看在眼里,跑过去对赵印方小声说:“有坏人!我把书抢过去跑,你在后边撵,把这条狗甩掉!”说罢,突然夺过书来,拔腿就跑。赵印方边追边喊:“还我小说,还我小说!”马德华跑着说:“来吧,撵上就给你!”就这样,你追我,我追你,拐弯抹角,一直跑到村子里,不见了。

  停了两天,这个坏蛋走到赵印方的座位上,忽然翻起书来。除了课本,只有一本《爱迪生的故事》。

  改头换面

  特务、坏蛋接二连三在学校搜查进步书刊,少年民先队就把进步书刊转移到家里,转移到秘密的小窑里。但是,没过多久,坏蛋们又跟踪而至,到处转游,见你看书,就远远斜着眼瞟来瞟去。

  一天晚上,马德华把少年民先队的伙伴们集合在一座小窑里,对大家说:“坏蛋跟着咱们屁股转,不让咱把好书看,咱就给他来个改头换面!”

  “改头换面?怎么改?”小伙伴不解其意。

  “你们来看!”马德说着,把几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的书皮撕下来,又把几本《共产党宣言》、《论持久战》、《大众哲学》的书皮慢慢揭下来,把《三民主义》等几本书的封面贴到《论持久战》等几本书的封面上。大家看了,喜笑颜开,齐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

  两撕布告

  汉奸、特务们妄图抓住地下党员,屡屡碰壁,一无所获使他们的上司大为恼怒。他们向特务下达指令:三天之内定要找茬子,抓“问题”,揪住典型,严加惩处,杀一儆百。

  一天午后放学,少年民先队的同学段景庄在校园柏树下唱歌:

  风在吼,马在叫,

  河东河西高梁熟了,

  河南河北鬼子亡了……

  猛然,有两个歪戴帽的家伙,将他一把抓住,扭送到学校训导处。训育主任赵广先和这伙特务穿着一条连裆裤,指责段景庄“唱煽动性歌曲,在校园大声唱歌,违犯校规,”要段“立即写出检查,听候处理”。段景庄抗议:“我唱歌是在中午放学,又是抗日救国歌曲,何罪之有?什么也不写!”

  训育主任大怒:“你还犟嘴,看我怎么收拾你!”说着,提笔写了一张布告:

  “查学生段景庄在校园大声喧哗,违犯校规,顶撞老师不服训教,决定给予记大过处分,仰各周知!”

  段景庄肚子气得鼓鼓的,赶快去找马德华商量。马德华说:“这是反动派惩办我们的信号,只有针锋相对,进行斗争,把布告给他撕了!”

  段景庄跑到布告栏前,把布告扯了下来。

  第二天,赵广先又以撕布告为由,贴出布告,开除段景庄的学籍。段景庄又把布告撕得粉碎。

  当晚,特务、区署和训育主任勾结一起,逮捕了段景庄,绑到区署看押。

  马德华紧急召集民先队和进步学生骨干开会,决定立即实行全校总罢课。一时书声琅琅的小学,变得死一样沉寂。

  恰在这时,国民党官员前来视察战区学校教育,急得区署和学校当局像热锅上的蚂蚁。马德华通知各村学生骨干:“不放回段景庄,不恢复段景庄学籍,决不复课。”区署无奈,只得让学校当局和马德华商谈,答应放回段景庄,恢复学籍,让马德华出面动员学生回校。马德华说:“同学们是要亲眼看到段景庄回校才肯复课。”区署无计可施,只好放回段景庄,令校方恢复学籍,学生们才回到学校。

  经过几次斗争,马德华被特务机关列人黑名单,准备伺机逮捕。地下党看到马德华出面较多,安全没保障,立即采取应变措施,秘密将他送往新四军。(刘全生)

注:

  马德华,陕县张汴乡窑底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豫西区党委送他到新四军后改名刘德明,任豫皖苏区泗南县委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1945年冬组织派他到黑龙江省肇源县担任县委书记,在一次赴肇州地委开会时被敌人包围逮捕入狱,1946年元月25日英勇就义。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并立碑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