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中原大地迈向村美民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省53个脱贫县山河巨变,脱贫群众笑容满面,中原大地山清水秀村美民富,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2023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质量更高、同乡村振兴衔接更加有效。
美丽乡村入画来。
尽锐出战真抓实干扛稳扛牢政治责任
我省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像抓脱贫攻坚那样继续尽锐出战、真抓实干。
高位推进。我省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级书记一起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省委主要领导、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省级领导干部联系3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和38个脱贫县,开展调研、现场办公。先后召开7次省委常委会、8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召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中央单位在豫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全省定点帮扶和校地结对帮扶工作会、全省市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响鼓重槌、加压推进。
各方联动。中央25个单位定点帮扶河南31个原国定贫困县,省直194个单位参与定点帮扶,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全省驻村工作队1.1万个,驻村干部3.9万名,其中第一书记1.4万名,每周“五天四夜”在岗在位。4个经济实力较强的省辖市结对帮扶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53所省属高校“一对一”结对帮扶脱贫县,143个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5000余名科技特派员送科技下乡,1.42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做到真帮实扶。
紧盯监测帮扶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家里收入情况如何?”“生活上还有啥困难?”……一大早,太康县清集镇高桥村村委干部许蒙等人就忙活开了,到村里脱贫户家中挨门挨户走访,详细询问家庭生活情况。
这是清集镇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的缩影。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清集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在全镇开展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帮扶工作。“通过集中排查,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措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全面提升。”清集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省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持常态化排查,开展2轮集中排查,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全部纳入监测对象范围。健全省直部门防返贫预警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定期进行数据比对,对疑似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推送基层核实,提升识别精准度。对每户监测对象明确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作为帮扶责任人,全省监测对象户均享受帮扶措施5.1个,较2022年增加0.6个。全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人数占比49.5%,比2022年年底提高7.6个百分点。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教育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2023年度资助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29.1万人次,实现应助尽助。新开工建设150所乡镇寄宿制小学,为农村学校招聘1.22万名特岗教师,为设岗县定向培养5000名地方公费师范生。健康保障方面,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大病救治率99.99%,家庭医生签约率99.99%。医疗保障方面,着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率达到99.9%。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围,综合保障功能有效发挥。住房保障方面,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任务9081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农村集中供水率94%,自来水普及率92.5%。
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持续抓实。建成河南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月人均不低于44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月人均不低于572元。136.5万脱贫人口、40.5万监测对象纳入低保或特困兜底保障。
防止因灾返贫致贫。有效克服连阴雨天气影响,我省迅即出台十项助农惠农政策措施,全面保障“三夏”生产。面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寒潮雨雪低温冰冻天气,省乡村振兴局开展为期3个月的“迎双节送温暖固成果”活动,实施走访解困、就业帮扶、助企纾困等7个方面帮扶,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基本生活有保障。
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确保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我省制定实施《河南省脱贫人口增收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确保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虽处寒冬,淮滨县苏美达服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车间内热闹非凡,缝纫机的工作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试机、穿线、缝纫等操作。
苏美达相关负责人熊奇浩介绍,依托淮滨苏美达服装加工总厂这一个中心,在乡镇或村建立多个帮扶车间,将用工最多的生产环节放在乡镇帮扶车间,吸纳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就近就业。目前全厂就业在岗667人,累计解决就业2655人次,员工平均月收入3700元,班组长月工资最高可达7200元。
淮滨县借服装产业转移大势,在国机集团、苏美达服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品牌影响和带动下,全县纺织服装产业整套供应链快速发展,已拥有纺织服装企业212家,正在向着中西部最大化纤纺织基地目标迈进。
我省深入开展田园增收、养殖富民、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十大行动,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全省53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3个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主导产业,涌现出光山油茶、正阳花生、泌阳夏南牛、洛宁苹果等一批知名品牌,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达到69.97%。全省实施帮扶产业项目4126个,带动106万户次增收。
产业可持续,就业加把劲。我省将脱贫人口纳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重点人群,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省培训脱贫劳动力32.22万人,新增28.14万脱贫劳动力实现“人人持证”,持证后工资平均增长500元至700元。
组织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发挥与上海等6省市“1+6省际劳务协作联盟”作用,对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脱贫人口,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交通保障、权益维护,根据需要开展免费“点对点”集中输送。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春暖农民工”等专项服务活动,通过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形式,为脱贫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全省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76.22万人。开展稳岗留工行动,通过引导经营主体带动就业、支持帮扶车间吸纳就业、鼓励特色产业帮带就业、实施以工代赈助力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等措施,促进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全省脱贫劳动力省内就业151.27万人。
创新帮扶措施打造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升级版
优化兜底保障政策,我省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的实施意见》,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认定,全省低收入人口较上年增加41.6万人。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等配套政策,17.3万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按“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9.98万低保对象享受“渐退期”,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全省实施临时救助20.9万人次,同比增长16%。全面实行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非本地户籍救助人次较上年增加2400余人次,及时有效缓解了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按350元/人的标准全额资助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监测对象参加2023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防止因病返贫。为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每人发放300元“爱心消费券”,助力稳经济扩内需。
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创新建立省市县三级“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190家,筹集资金1.1亿元,为7.3万遭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困难群众提供急难救助帮扶,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基本形成了属地救助和政府社会救助优先、慈善急难救助为补充的合力救助模式。投入2.5亿元,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基层救助服务站点,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实施“河南社工千站暖万家行动”,累计服务困难群众45.5万人次,增强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
生态园之晨。
我省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制定《关于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富民强村兴镇为目标,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培育壮大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纺织服装等九大乡村富民产业,加快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施“百镇千村”行动,支持100个以上乡镇、1000个以上行政村发展乡村服装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开展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在全国率先制定《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遴选两批共391个创建单位,已评选认定235个示范村。开展设施蔬菜产业项目改造提升试点、促进项目资产与农业社会化服务衔接试点,以点带面、示范引领。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全省有77个县488个村1.4万户参与庭院经济示范经营,户均年收益2.8万元。
“如果不是雨露计划,我就没办法完成学业找到工作,能依靠自己的一门手艺养活自己,改变家庭面貌。”实习期满一年即将转正之际,回望近6年以来受到的帮助,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阿鲁克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工作的杨晨航感激地说道。
我省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探索“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个人”就业帮扶模式,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实现培训即就业、就业即增收。2023年,全省雨露计划毕业生3.23万人,实现就业、升学、参军3.14万人,占比97.21%。
我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帮扶措施,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着力激发驻村帮扶动能,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积极创新金融帮扶举措,开辟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新路,多措并举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打造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升级版。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政治担当,采取有力举措,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河南力量。(文图均由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提供)